大力借鉴了 alibaba cola 的思想,在此致以感谢。
- 面向离职编程:方便他人参与,方便他人接手
- 方便大团队开发:分包限定ioc,例如基建层必须实现领域防腐层,领域层没有过多依赖;parent pom放弃灵活性,限定包及版本
- 简单:方便不同层次开发者;去除/写明一些复杂的概念
- 分包
分包实际上降低了开发效率。在大团队开发中,最需要保证的是效率下限不至于太低,因为调用关系的确定,分包能够确保每个人的边界清晰。 如果是小团队或个人开发,在常见的微服务体系中,本质上没有分包的必要。 - tdd
传统service+dao的体系中,tdd不影响业务开发,推行tdd非常困难。
ddd的开发中,领域是最先开始开发的,没有单元测试无法调试领域内容,确保单元测试是有真实场景的。 - domain层耦合存储操作
domain层应该完全框架无关。
有一种做法是使用app层控制存储层写入,做到完全框架无关,这样开发成本和认知成本会高一点。
所以目前没有完全解耦存储,还是加入了存储bean的获取,降低开发和认知成本,尽量保持ioc。 - 初始化及版本间升级脚本 放在docs/migrations中,包含sql和其他升级脚本,每个版本一个文件夹
- controller放在了adapter内,加入了其他入口形式,统一了整个入口
- cola在app层内分文件放置了事件风暴,这样结构更清晰,如果团队ddd比较成熟可以这样做。目前把事件统一在一个文件中,减少认知负担。
- 领域概念标识并区分了文件夹,方便团队熟悉DDD。
- 额外增加了testing层,为了能耦合框架启动各层单元测试,提高单元测试代码覆盖率。
-
starter
项目启动类,只能依赖入口adapter 代码虽然没有几行,所有的配置都在这里 -
testing
单元测试启动包,所有的单元测试需要依赖
启动类和相关的配置在这里 -
client
域内服务接口,对外暴漏领域能力,供app层调用域内服务
不依赖任何服务- 常见的请求dto及输出dto,因为dto太过于通用,这里换成requestobject=RO,clientobject=CO
- 所有枚举包括异常枚举
-
adapter:入口
所有对内调用在一个入口,调用各种外部对象在一个出口,即是高内聚六边形架构。
所以常见的调用方法-controller、mq、定时任务或命令行传参-都作为入口调用方放在adapter。
只能依赖app层,被starter依赖 -
app:命令
按照cqrs原则分为command和query
command即是事件风暴中的事件
query即是事件风暴中的读模型
只能依赖client及infrastructure,方便query直接查询
这层有2种写法,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每个事件一个文件,例如:user_created、user_updated
- 每个类型一个文件,事件作为方法写在里面,例如:user、cart
-
domain
本层只能依赖client- 领域层,按不同领域分开
- 域内服务:实现了client中的接口,供外部调用
---如果不熟悉ddd,可以从这里开始使用传统service的写法---
- 聚合根:领域主入口,也是一个实体
- 实体:领域里的其他实体
- 值对象:属性对象
- 防腐层:这里缩减了防腐层及删除了repo,原因是当今微服务盛行,单个应用体积都不算太大,这里大多数内容都已经沉降在infrastructure中。这里只做接口
- 事件:事件对象
-
infrastructure
基建:数据库及各种外部rpc,使用gateway作为入口
其他:配置、common包等
只能依赖domain
假如在一个service中吸收ddd的思想,也做好防腐层、事件驱动、统一入口这些,是不是比DDD更优秀?(假DDD都是这么做的)
service有一些方面永远比不上DDD:
- 没有固定的逻辑来区分对象,团队开发每个人写法都不同,接手困难
- 复杂逻辑只能写在一起。在ddd中,每个对象相关逻辑是分布在每个对象的代码中的
- 面向过程。面向对象的发明本来就是要解决复杂逻辑的问题,service只写逻辑,完全没有应用到面向对象的优势。
domain需要使用ApplicationContext来获取bean,不是非常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