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parent directory

..
 
 
 
 
 
 
 
 

生成式文本摘要预训练

目录

简介

文本摘要的目标是自动地将输入文本转换成简短摘要,为用户提供简明扼要的内容描述,是缓解文本信息过载的一个重要手段。 文本摘要也是自然语言生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有很多应用场景,如新闻摘要、论文摘要、财报摘要、传记摘要、专利摘要、对话摘要、评论摘要、观点摘要、电影摘要、文章标题生成、商品名生成、自动报告生成、搜索结果预览等。

本项目预训练了一个专门为中文文本摘要任务设计的语言模型:PEGASUS。其预训练目标为间隙句子生成(Gap Sentences Generation, GSG),是专门为文本摘要任务设计的上游任务。

预训练任务

Gap Sentences Generation(GSG)是一种专门为文本摘要提出的自监督预训练任务,其首先找出输入文本中较为核心的数个句子,然后将它们直接拼接到一起得到伪摘要输出,这些句子在输入中的位置则被替换成mask token,预训练的目标就是生成这些被mask掉的核心句子,即间隙句子。

对于GSG任务如何选择核心句子以及超参数的设置,请参考原论文

另外,原论文中也用到了Masked Language Model (MLM) 作为预训练任务,但实际效果增幅不大,所以不做使用。

预训练定制

文本摘要预训练全流程介绍

接下来,我们将按数据准备、预训练、预测的全流程进行介绍。

  1. 数据准备
  • 如果没有已标注的数据集,我们推荐doccano数据标注工具。 如果已有标注好的本地数据集,我们需要根据将数据集整理为文档要求的格式,请参考从本地文件创建数据集
  • 此外,还需要准备中文停用词表,存放到stopwords.txt中,建议参考哈工大停用词表
  1. 模型预训练
  • 数据准备完成后,可以开始使用我们的数据集完成模型的预训练任务。我们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调整可配置参数,选择使用GPU或CPU进行模型训练,脚本默认保存在开发集最佳表现模型。预训练的Tokenizer默认使用base版本"IDEA-CCNL/Randeng-Pegasus-238M-Summary-Chinese"的分词器,还支持large版本的分词器: "IDEA-CCNL/Randeng-Pegasus-523M-Summary-Chinese"
  1. 模型预测
  • 预训练结束后,我们可以加载保存的最佳模型进行模型测试,打印模型在文本摘要任务上的预测结果。

环境依赖

rouge==1.0.1

代码结构说明

以下是本项目主要代码结构及说明:

pretrain/
├── data # 数据
│   ├── train.json # 预训练数据集文件
│   └── test.json # 可选,待预测数据文件
├── stopwords.txt # 停用词表
├── train.py # 训练评估脚本
├── utils.py # 工具函数脚本
├── requirements.txt # 依赖包
└── README.md # 说明文档

数据准备

数据加载

从本地文件创建数据集

如果您想使用自己的数据来预训练PEGASUS模型,本项目支持使用固定格式本地数据集文件进行预训练。

本地数据集目录结构如下:

data/
├── train.json # 训练数据集文件
└── test.json # 可选,待预测数据文件

本地数据集文件格式如下:

  • train.json/test.json 文件每行格式:
{
"title": "任志强抨击政府把土地作为投机品地产业被人为破坏",
"content": "“北京的保障房市场就像一个巨大的赌场,每个人都在期待中奖。”面对中国目前现行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再次语出惊人。(分享自@第一财经-中国房地产金融)"
}

更多数据集读取格式详见数据集加载自定义数据集

模型预训练

运行如下命令即可在样例训练集上开始pretrain,并在样例验证集上进行验证。

# GPU启动,参数`--gpus`指定训练所用的GPU卡号,可以是单卡,也可以多卡
unset CUDA_VISIBLE_DEVICES

python -m paddle.distributed.launch --gpus "2,3,4,5,6,7" train.py \
    --model_name_or_path=IDEA-CCNL/Randeng-Pegasus-238M-Summary-Chinese \
    --train_file data/train.json \
    --eval_file data/test.json \
    --output_dir pegasus_out \
    --max_source_length 128 \
    --max_target_length 64 \
    --num_train_epochs 20 \
    --logging_steps 1 \
    --save_steps 10000 \
    --per_device_train_batch_size 128 \
    --per_device_eval_batch_size 128 \
    --learning_rate 1e-4 \
    --warmup_ratio 0.02 \
    --weight_decay=0.001 \
    --do_train \
    --do_eval \
    --device=gpu

关键参数释义如下:

  • gpus 指示了训练所用的GPU卡号。

  • train_file 本地训练数据地址。

  • eval_file 本地测试数据地址。

  • model_name_or_path 指示了pretrain所使用的分词器,可以是PaddleNLP提供的分词器,或者是本地的分词器。如果使用本地的分词器,可以配置本地分词器的目录地址,例如: ./checkpoints/model_xx/。如果使用PaddleNLP提供的分词器,可以选择下面其中之一。

    PaddleNLP提供的分词器
    IDEA-CCNL/Randeng-Pegasus-238M-Summary-Chinese
    IDEA-CCNL/Randeng-Pegasus-523M-Summary-Chinese
  • output_dir 表示模型的保存路径。

  • logging_steps 表示日志打印间隔。

  • save_steps 表示模型保存及评估间隔。

  • seed 表示随机数生成器的种子。

  • num_train_epochs 表示训练轮数。

  • per_device_train_batch_size 表示每次训练每张卡上的样本数目。

  • per_device_eval_batch_size 表示每次验证每张卡上的样本数目。

  • learning_rate 表示基础学习率大小,将于learning rate scheduler产生的值相乘作为当前学习率。

  • weight_decay 表示AdamW优化器中使用的weight_decay的系数。

  • warmup_ratio 表示学习率逐渐升高到基础学习率(即上面配置的learning_rate)所需要的迭代数占总步数的比例,最早的使用可以参考这篇论文

  • max_source_length 模型输入序列的最大长度。

  • max_target_length 模型训练时标签的最大长度。

  • do_train 是否进行训练。

  • do_eval 是否进行预测。

  • device 表示使用的设备,从gpu和cpu中选择。

更多参数详情和参数的默认值请参考train.py

程序运行时将会自动进行训练和验证,训练过程中会自动保存模型在指定的output_dir中。 如:

./pegasus_out/
├── model_config.json
├── model_state.pdparams
├── special_tokens_map.json
├── tokenizer_config.json
└── vocab.txt

NOTE: 如需恢复模型训练,model_name_or_path配置本地模型的目录地址即可。

模型微调

微调代码及效果请参考PEGASUS微调

References

  • Zhang J, Zhao Y, Saleh M, et al. Pegasus: Pre-training with extracted gap-sentences for abstractive summarization[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PMLR, 2020: 11328-11339.
  • Wang J, Zhang Y, Zhang L, et al. Fengshenbang 1.0: Being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Cognitive Intelligence[J]. arXiv preprint arXiv:2209.0297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