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5 lines (37 loc) · 2.88 KB

【Redis应用】UV统计.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5 lines (37 loc) · 2.88 KB

【Redis应用】UV统计

作者:.编程导航 编号 6872

Redis实现UV统计

一.引入

首先我们要搞懂两个概念:

  • UV:全称Unique Visitor,也叫独立访客量,是指通过互联网访问、浏览这个网页的自然人。1天内同一个用户多次访问该网站,只记录1次。
  • PV:全称Page View,也叫页面访问量或点击量,用户每访问网站的一个页面,记录1次PV,用户多次打开页面,则记录多次PV。往往用来衡量网站的流量。

通常来说PV会比UV大很多,所以当我们要去衡量一个网站的情况,我们需要结合多个值一起来分析,通过UV我们可以得知网站的访客量,通过PV我们可以得知页面的访问量,而通过pv与uv的比值我们可以得知网站的用户粘度。

UV统计在服务端做会比较麻烦,因为要判断该用户是否已经统计过了,需要将统计过的用户信息保存。但是如果每个访问的用户都保存到Redis中,数据量会非常恐怖,那怎么处理呢?

二.HyperLogLog使用

Hyperloglog(HLL)是从Loglog算法派生的概率算法,用于确定非常大的集合的基数,而不需要存储其所有值。相关算法原理可以参考:点击跳转。 Redis中的HLL是基于string结构实现的,单个HLL的内存永远小于16kb内存占用低的令人发指!作为代价,其测量结果是概率性的,有小于0.81%的误差。不过对于UV统计来说,这完全可以忽略。

它对应的命令有三个:

当我们使用PFADD命令添加元素时他会自动帮助我们去除重复元素,只统计不同的元素个数。

三.模拟实现UV统计

由于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测试用户,所以我们选择利用单元测试模拟100万次用户访问量。

测试思路:我们直接利用单元测试,向HyperLogLog中添加100万条数据,看看内存占用和统计效果如何

   // 准备数组,装填用户数据
        String[] users = new String[1000];
        // 数组角标
        int index = 0;
        for (int i = 0; i < 1000000; i++) {
            // 赋值
            users[index++] = "user_" + i;
            // 每1000条发送以此
            if (i % 1000 == 0) {
                index = 0;
                redisTemplate.opsForHyperLogLog().add("test", users);
            }
        }
        // 统计数量
        Long size = redisTemplate.opsForHyperLogLog().size("test");
        System.out.println("size=" + size);

经过测试:我们可以发现它确实可以帮助我们统计UV并且内存占用极小,但确实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误差是在允许范围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