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本项目,贡献其他语言版本的代码,拥抱开源,让更多学习算法的小伙伴们受益!
【题目描述】
小明是一位科学家,他需要参加一场重要的国际科学大会,以展示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小明的起点是第一个车站,终点是最后一个车站。然而,途中的各个车站之间的道路状况、交通拥堵程度以及可能的自然因素(如天气变化)等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每条路径的通行时间。
小明希望能选择一条花费时间最少的路线,以确保他能够尽快到达目的地。
【输入描述】
第一行包含两个正整数,第一个正整数 N 表示一共有 N 个公共汽车站,第二个正整数 M 表示有 M 条公路。
接下来为 M 行,每行包括三个整数,S、E 和 V,代表了从 S 车站可以单向直达 E 车站,并且需要花费 V 单位的时间。
【输出描述】
输出一个整数,代表小明从起点到终点所花费的最小时间。
输入示例
7 9
1 2 1
1 3 4
2 3 2
2 4 5
3 4 2
4 5 3
2 6 4
5 7 4
6 7 9
输出示例:12
【提示信息】
能够到达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起始车站为 1 号车站,终点车站为 7 号车站,绿色路线为最短的路线,路线总长度为 12,则输出 12。
不能到达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当从起始车站不能到达终点车站时,则输出 -1。
数据范围:
1 <= N <= 500; 1 <= M <= 5000;
本篇我们来讲解 堆优化版dijkstra,看本篇之前,一定要先看 我讲解的 朴素版dijkstra,否则本篇会有部分内容看不懂。
在上一篇中,我们讲解了朴素版的dijkstra,该解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可以看出时间复杂度 只和 n (节点数量)有关系。
如果n很大的话,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优先性能。
在 讲解 最小生成树的时候,我们 讲了两个算法,prim算法(从点的角度来求最小生成树)、Kruskal算法(从边的角度来求最小生成树)
这么在n 很大的时候,也有另一个思考维度,即:从边的数量出发。
当 n 很大,边 的数量 也很多的时候(稠密图),那么 上述解法没问题。
但 n 很大,边 的数量 很小的时候(稀疏图),是不是可以换成从边的角度来求最短路呢?
毕竟边的数量少。
有的录友可能会想,n (节点数量)很大,边不就多吗? 怎么会边的数量少呢?
别忘了,谁也没有规定 节点之间一定要有边连接着,例如有一万个节点,只有一条边,这也是一张图。
了解背景之后,再来看 解法思路。
首先是 图的存储。
关于图的存储 主流有两种方式: 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邻接矩阵 使用 二维数组来表示图结构。 邻接矩阵是从节点的角度来表示图,有多少节点就申请多大的二维数组。
例如: grid[2][5] = 6,表示 节点 2 链接 节点5 为有向图,节点2 指向 节点5,边的权值为6 (套在题意里,可能是距离为6 或者 消耗为6 等等)
如果想表示无向图,即:grid[2][5] = 6,grid[5][2] = 6,表示节点2 与 节点5 相互连通,权值为6。
如图:
在一个 n (节点数)为8 的图中,就需要申请 8 * 8 这么大的空间,有一条双向边,即:grid[2][5] = 6,grid[5][2] = 6
这种表达方式(邻接矩阵) 在 边少,节点多的情况下,会导致申请过大的二维数组,造成空间浪费。
而且在寻找节点链接情况的时候,需要遍历整个矩阵,即 n * n 的时间复杂度,同样造成时间浪费。
邻接矩阵的优点:
- 表达方式简单,易于理解
- 检查任意两个顶点间是否存在边的操作非常快
- 适合稠密图,在边数接近顶点数平方的图中,邻接矩阵是一种空间效率较高的表示方法。
缺点:
- 遇到稀疏图,会导致申请过大的二维数组造成空间浪费 且遍历 边 的时候需要遍历整个n * n矩阵,造成时间浪费
邻接表 使用 数组 + 链表的方式来表示。 邻接表是从边的数量来表示图,有多少边 才会申请对应大小的链表。
邻接表的构造如图:
这里表达的图是:
- 节点1 指向 节点3 和 节点5
- 节点2 指向 节点4、节点3、节点5
- 节点3 指向 节点4,节点4指向节点1。
有多少边 邻接表才会申请多少个对应的链表节点。
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 使用 数组 + 链表 来表达 边的链接情况 。
邻接表的优点:
- 对于稀疏图的存储,只需要存储边,空间利用率高
- 遍历节点链接情况相对容易
缺点:
- 检查任意两个节点间是否存在边,效率相对低,需要 O(V)时间,V表示某节点链接其他节点的数量。
- 实现相对复杂,不易理解
接下来我们继续按照稀疏图的角度来分析本题。
在第一个版本的实现思路中,我们提到了三部曲:
- 第一步,选源点到哪个节点近且该节点未被访问过
- 第二步,该最近节点被标记访问过
- 第三步,更新非访问节点到源点的距离(即更新minDist数组)
在第一个版本的代码中,这三部曲是套在一个 for 循环里,为什么?
因为我们是从节点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三部曲中第一步(选源点到哪个节点近且该节点未被访问过),这个操作本身需要for循环遍历 minDist 来寻找最近的节点。
同时我们需要 遍历所有 未访问过的节点,所以 我们从 节点角度出发,代码会有两层for循环,代码是这样的: (注意代码中的注释,标记两层for循环的用处)
for (int i = 1; i <= n; i++) { // 遍历所有节点,第一层for循环
int minVal = INT_MAX;
int cur = 1;
// 1、选距离源点最近且未访问过的节点 , 第二层for循环
for (int v = 1; v <= n; ++v) {
if (!visited[v] && minDist[v] < minVal) {
minVal = minDist[v];
cur = v;
}
}
visited[cur] = true; // 2、标记该节点已被访问
// 3、第三步,更新非访问节点到源点的距离(即更新minDist数组)
for (int v = 1; v <= n; v++) {
if (!visited[v] && grid[cur][v] != INT_MAX && minDist[cur] + grid[cur][v] < minDist[v]) {
minDist[v] = minDist[cur] + grid[cur][v];
}
}
}
那么当从 边 的角度出发, 在处理 三部曲里的第一步(选源点到哪个节点近且该节点未被访问过)的时候 ,我们可以不用去遍历所有节点了。
而且 直接把 边(带权值)加入到 小顶堆(利用堆来自动排序),那么每次我们从 堆顶里 取出 边 自然就是 距离源点最近的节点所在的边。
这样我们就不需要两层for循环来寻找最近的节点了。
了解了大体思路,我们再来看代码实现。
首先是 如何使用 邻接表来表述图结构,这是摆在很多录友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邻接表用 数组+链表 来表示,代码如下:(C++中 vector 为数组,list 为链表, 定义了 n+1 这么大的数组空间)
vector<list<int>> grid(n + 1);
不少录友,不知道 如何定义的数据结构,怎么表示邻接表的,我来给大家画一个图:
图中邻接表表示:
- 节点1 指向 节点3 和 节点5
- 节点2 指向 节点4、节点3、节点5
- 节点3 指向 节点4
- 节点4 指向 节点1
大家发现图中的边没有权值,而本题中 我们的边是有权值的,权值怎么表示?在哪里表示?
所以 在vector<list<int>> grid(n + 1);
中 就不能使用int了,而是需要一个键值对 来存两个数字,一个数表示节点,一个数表示 指向该节点的这条边的权值。
那么 代码可以改成这样: (pair 为键值对,可以存放两个int)
vector<list<pair<int,int>>> grid(n + 1);
举例来给大家展示 该代码表达的数据 如下:
- 节点1 指向 节点3 权值为 1
- 节点1 指向 节点5 权值为 2
- 节点2 指向 节点4 权值为 7
- 节点2 指向 节点3 权值为 6
- 节点2 指向 节点5 权值为 3
- 节点3 指向 节点4 权值为 3
- 节点5 指向 节点1 权值为 10
这样 我们就把图中权值表示出来了。
但是在代码中 使用 pair<int, int>
很容易让我们搞混了,第一个int 表示什么,第二个int表示什么,导致代码可读性很差,或者说别人看你的代码看不懂。
那么 可以 定一个类 来取代 pair<int, int>
类(或者说是结构体)定义如下:
struct Edge {
int to; // 邻接顶点
int val; // 边的权重
Edge(int t, int w): to(t), val(w) {} // 构造函数
};
这个类里有两个成员变量,有对应的命名,这样不容易搞混 两个int的含义。
所以 本题中邻接表的定义如下:
struct Edge {
int to; // 链接的节点
int val; // 边的权重
Edge(int t, int w): to(t), val(w) {} // 构造函数
};
vector<list<Edge>> grid(n + 1); // 邻接表
(我们在下面的讲解中会直接使用这个邻接表的代码表示方式)
其实思路依然是 dijkstra 三部曲:
- 第一步,选源点到哪个节点近且该节点未被访问过
- 第二步,该最近节点被标记访问过
- 第三步,更新非访问节点到源点的距离(即更新minDist数组)
只不过之前是 通过遍历节点来遍历边,通过两层for循环来寻找距离源点最近节点。 这次我们直接遍历边,且通过堆来对边进行排序,达到直接选择距离源点最近节点。
先来看一下针对这三部曲,如果用 堆来优化。
那么三部曲中的第一步(选源点到哪个节点近且该节点未被访问过),我们如何选?
我们要选择距离源点近的节点(即:该边的权值最小),所以 我们需要一个 小顶堆 来帮我们对边的权值排序,每次从小顶堆堆顶 取边就是权值最小的边。
C++定义小顶堆,可以用优先级队列实现,代码如下:
// 小顶堆
class mycomparison {
public:
bool operator()(const pair<int, int>& lhs, const pair<int, int>& rhs) {
return lhs.second > rhs.second;
}
};
// 优先队列中存放 pair<节点编号,源点到该节点的权值>
priority_queue<pair<int, int>, vector<pair<int, int>>, mycomparison> pq;
(pair<int, int>
中 第二个int 为什么要存 源点到该节点的权值,因为 这个小顶堆需要按照权值来排序)
有了小顶堆自动对边的权值排序,那我们只需要直接从 堆里取堆顶元素(小顶堆中,最小的权值在上面),就可以取到离源点最近的节点了 (未访问过的节点,不会加到堆里进行排序)
所以三部曲中的第一步,我们不用 for循环去遍历,直接取堆顶元素:
// pair<节点编号,源点到该节点的权值>
pair<int, int> cur = pq.top(); pq.pop();
第二步(该最近节点被标记访问过) 这个就是将 节点做访问标记,和 朴素dijkstra 一样 ,代码如下:
// 2. 第二步,该最近节点被标记访问过
visited[cur.first] = true;
(cur.first
是指取 pair<int, int>
里的第一个int,即节点编号 )
第三步(更新非访问节点到源点的距离),这里的思路 也是 和朴素dijkstra一样的。
但很多录友对这里是最懵的,主要是因为两点:
- 没有理解透彻 dijkstra 的思路
- 没有理解 邻接表的表达方式
我们来回顾一下 朴素dijkstra 在这一步的代码和思路(如果没看过我讲解的朴素版dijkstra,这里会看不懂)
// 3、第三步,更新非访问节点到源点的距离(即更新minDist数组)
for (int v = 1; v <= n; v++) {
if (!visited[v] && grid[cur][v] != INT_MAX && minDist[cur] + grid[cur][v] < minDist[v]) {
minDist[v] = minDist[cur] + grid[cur][v];
}
}
其中 for循环是用来做什么的? 是为了 找到 节点cur 链接指向了哪些节点,因为使用邻接矩阵的表达方式 所以把所有节点遍历一遍。
而在邻接表中,我们可以以相对高效的方式知道一个节点链接指向哪些节点。
再回顾一下邻接表的构造(数组 + 链表):
假如 加入的cur 是节点 2, 那么 grid[2] 表示的就是图中第二行链表。 (grid数组的构造我们在 上面 「图的存储」中讲过)
所以在邻接表中,我们要获取 节点cur 链接指向哪些节点,就是遍历 grid[cur节点编号] 这个链表。
这个遍历方式,C++代码如下:
for (Edge edge : grid[cur.first])
(如果不知道 Edge 是什么,看上面「图的存储」中邻接表的讲解)
cur.first
就是cur节点编号, 参考上面pair的定义: pair<节点编号,源点到该节点的权值>
接下来就是更新 非访问节点到源点的距离,代码实现和 朴素dijkstra 是一样的,代码如下:
// 3. 第三步,更新非访问节点到源点的距离(即更新minDist数组)
for (Edge edge : grid[cur.first]) { // 遍历 cur指向的节点,cur指向的节点为 edge
// cur指向的节点edge.to,这条边的权值为 edge.val
if (!visited[edge.to] && minDist[cur.first] + edge.val < minDist[edge.to]) { // 更新minDist
minDist[edge.to] = minDist[cur.first] + edge.val;
pq.push(pair<int, int>(edge.to, minDist[edge.to]));
}
}
但为什么思路一样,有的录友能写出朴素dijkstra,但堆优化这里的逻辑就是写不出来呢?
主要就是因为对邻接表的表达方式不熟悉!
以上代码中,cur 链接指向的节点编号 为 edge.to, 这条边的权值为 edge.val ,如果对这里模糊的就再回顾一下 Edge的定义:
struct Edge {
int to; // 邻接顶点
int val; // 边的权重
Edge(int t, int w): to(t), val(w) {} // 构造函数
};
确定该节点没有被访问过,!visited[edge.to]
, 目前 源点到cur.first的最短距离(minDist) + cur.first 到 edge.to 的距离 (edge.val) 是否 小于 minDist已经记录的 源点到 edge.to 的距离 (minDist[edge.to])
如果是的话,就开始更新操作。
即:
if (!visited[edge.to] && minDist[cur.first] + edge.val < minDist[edge.to]) { // 更新minDist
minDist[edge.to] = minDist[cur.first] + edge.val;
pq.push(pair<int, int>(edge.to, minDist[edge.to])); // 由于cur节点的加入,而新链接的边,加入到优先级队里中
}
同时,由于cur节点的加入,源点又有可以新链接到的边,将这些边加入到优先级队里中。
以上代码思路 和 朴素版dijkstra 是一样一样的,主要区别是两点:
- 邻接表的表示方式不同
- 使用优先级队列(小顶堆)来对新链接的边排序
堆优化dijkstra完整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list>
#include <queue>
#include <climits>
using namespace std;
// 小顶堆
class mycomparison {
public:
bool operator()(const pair<int, int>& lhs, const pair<int, int>& rhs) {
return lhs.second > rhs.second;
}
};
// 定义一个结构体来表示带权重的边
struct Edge {
int to; // 邻接顶点
int val; // 边的权重
Edge(int t, int w): to(t), val(w) {} // 构造函数
};
int main() {
int n, m, p1, p2, val;
cin >> n >> m;
vector<list<Edge>> grid(n + 1);
for(int i = 0; i < m; i++){
cin >> p1 >> p2 >> val;
// p1 指向 p2,权值为 val
grid[p1].push_back(Edge(p2, val));
}
int start = 1; // 起点
int end = n; // 终点
// 存储从源点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距离
std::vector<int> minDist(n + 1, INT_MAX);
// 记录顶点是否被访问过
std::vector<bool> visited(n + 1, false);
// 优先队列中存放 pair<节点,源点到该节点的权值>
priority_queue<pair<int, int>, vector<pair<int, int>>, mycomparison> pq;
// 初始化队列,源点到源点的距离为0,所以初始为0
pq.push(pair<int, int>(start, 0));
minDist[start] = 0; // 起始点到自身的距离为0
while (!pq.empty()) {
// 1. 第一步,选源点到哪个节点近且该节点未被访问过 (通过优先级队列来实现)
// <节点, 源点到该节点的距离>
pair<int, int> cur = pq.top(); pq.pop();
if (visited[cur.first]) continue;
// 2. 第二步,该最近节点被标记访问过
visited[cur.first] = true;
// 3. 第三步,更新非访问节点到源点的距离(即更新minDist数组)
for (Edge edge : grid[cur.first]) { // 遍历 cur指向的节点,cur指向的节点为 edge
// cur指向的节点edge.to,这条边的权值为 edge.val
if (!visited[edge.to] && minDist[cur.first] + edge.val < minDist[edge.to]) { // 更新minDist
minDist[edge.to] = minDist[cur.first] + edge.val;
pq.push(pair<int, int>(edge.to, minDist[edge.to]));
}
}
}
if (minDist[end] == INT_MAX) cout << -1 << endl; // 不能到达终点
else cout << minDist[end] << endl; // 到达终点最短路径
}
- 时间复杂度:O(ElogE) E 为边的数量
- 空间复杂度:O(N + E) N 为节点的数量
堆优化的时间复杂度 只和边的数量有关 和节点数无关,在 优先级队列中 放的也是边。
以上代码中,while (!pq.empty())
里套了 for (Edge edge : grid[cur.first])
for
里 遍历的是 当前节点 cur 所连接边。
那 当前节点cur 所连接的边 也是不固定的, 这就让大家分不清,这时间复杂度究竟是多少?
其实 for (Edge edge : grid[cur.first])
里最终的数据走向 是 给队列里添加边。
那么跳出局部代码,整个队列 一定是 所有边添加了一次,同时也弹出了一次。
所以边添加一次时间复杂度是 O(E), while (!pq.empty())
里每次都要弹出一个边来进行操作,在优先级队列(小顶堆)中 弹出一个元素的时间复杂度是 O(logE) ,这是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
(当然小顶堆里 是 添加元素的时候 排序,还是 取数元素的时候排序,这个无所谓,时间复杂度都是O(E),总之是一定要排序的,而小顶堆里也不会滞留元素,有多少元素添加 一定就有多少元素弹出)
所以 该算法整体时间复杂度为 O(ElogE)
网上的不少分析 会把 n (节点的数量)算进来,这个分析是有问题的,举一个极端例子,在n 为 10000,且是有一条边的 图里,以上代码,大家感觉执行了多少次?
while (!pq.empty())
中的 pq 存的是边,其实只执行了一次。
所以该算法时间复杂度 和 节点没有关系。
至于空间复杂度,邻接表是 数组 + 链表 数组的空间 是 N ,有E条边 就申请对应多少个链表节点,所以是 复杂度是 N + E
当然也有录友可能想 堆优化dijkstra 中 我为什么一定要用邻接表呢,我就用邻接矩阵 行不行 ?
也行的。
但 正是因为稀疏图,所以我们使用堆优化的思路, 如果我们还用 邻接矩阵 去表达这个图的话,就是 一个高效的算法 使用了低效的数据结构,那么 整体算法效率 依然是低的。
如果还不清楚为什么要使用 邻接表,可以再看看上面 我在 「图的存储」标题下的讲解。
这里我也给出 邻接矩阵版本的堆优化dijkstra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list>
#include <climits>
using namespace std;
// 小顶堆
class mycomparison {
public:
bool operator()(const pair<int, int>& lhs, const pair<int, int>& rhs) {
return lhs.second > rhs.second;
}
};
int main() {
int n, m, p1, p2, val;
cin >> n >> m;
vector<vector<int>> grid(n + 1, vector<int>(n + 1, INT_MAX));
for(int i = 0; i < m; i++){
cin >> p1 >> p2 >> val;
// p1 指向 p2,权值为 val
grid[p1][p2] = val;
}
int start = 1; // 起点
int end = n; // 终点
// 存储从源点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距离
std::vector<int> minDist(n + 1, INT_MAX);
// 记录顶点是否被访问过
std::vector<bool> visited(n + 1, false);
// 优先队列中存放 pair<节点,源点到该节点的距离>
priority_queue<pair<int, int>, vector<pair<int, int>>, mycomparison> pq;
// 初始化队列,源点到源点的距离为0,所以初始为0
pq.push(pair<int, int>(start, 0));
minDist[start] = 0; // 起始点到自身的距离为0
while (!pq.empty()) {
// <节点, 源点到该节点的距离>
// 1、选距离源点最近且未访问过的节点
pair<int, int> cur = pq.top(); pq.pop();
if (visited[cur.first]) continue;
visited[cur.first] = true; // 2、标记该节点已被访问
// 3、第三步,更新非访问节点到源点的距离(即更新minDist数组)
for (int j = 1; j <= n; j++) {
if (!visited[j] && grid[cur.first][j] != INT_MAX && (minDist[cur.first] + grid[cur.first][j] < minDist[j])) {
minDist[j] = minDist[cur.first] + grid[cur.first][j];
pq.push(pair<int, int>(j, minDist[j]));
}
}
}
if (minDist[end] == INT_MAX) cout << -1 << endl; // 不能到达终点
else cout << minDist[end] << endl; // 到达终点最短路径
}
- 时间复杂度:O(E * (N + logE)) E为边的数量,N为节点数量
- 空间复杂度:O(log(N^2))
while (!pq.empty())
时间复杂度为 E ,while 里面 每次取元素 时间复杂度 为 logE,和 一个for循环 时间复杂度 为 N 。
所以整体是 E * (N + logE)
在学习一种优化思路的时候,首先就要知道为什么要优化,遇到了什么问题。
正如我在开篇就给大家交代清楚 堆优化方式的背景。
堆优化的整体思路和 朴素版是大体一样的,区别是 堆优化从边的角度出发且利用堆来排序。
很多录友别说写堆优化 就是看 堆优化的代码也看的很懵。
主要是因为两点:
- 不熟悉邻接表的表达方式
- 对dijkstra的实现思路还是不熟
这是我为什么 本篇花了大力气来讲解 图的存储,就是为了让大家彻底理解邻接表以及邻接表的代码写法。
至于 dijkstra的实现思路 ,朴素版 和 堆优化版本 都是 按照 dijkstra 三部曲来的。
理解了三部曲,dijkstra 的思路就是清晰的。
针对邻接表版本代码 我做了详细的 时间复杂度分析,也让录友们清楚,相对于 朴素版,时间都优化到哪了。
最后 我也给出了 邻接矩阵的版本代码,分析了这一版本的必要性以及时间复杂度。
至此通过 两篇dijkstra的文章,终于把 dijkstra 讲完了,如果大家对我讲解里所涉及的内容都吃透的话,详细对 dijkstra 算法也就理解到位了。
import java.util.*;
class Edge {
int to; // 邻接顶点
int val; // 边的权重
Edge(int to, int val) {
this.to = to;
this.val = val;
}
}
class MyComparison implements Comparator<Pair<Integer, 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Pair<Integer, Integer> lhs, Pair<Integer, Integer> rhs) {
return Integer.compare(lhs.second, rhs.second);
}
}
class Pair<U, V> {
public final U first;
public final V second;
public Pair(U first, V second) {
this.first = first;
this.second = second;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canner.nextInt();
int m = scanner.nextInt();
List<List<Edge>> grid = new ArrayList<>(n + 1);
for (int i = 0; i <= n; i++) {
grid.add(new ArrayList<>());
}
for (int i = 0; i < m; i++) {
int p1 = scanner.nextInt();
int p2 = scanner.nextInt();
int val = scanner.nextInt();
grid.get(p1).add(new Edge(p2, val));
}
int start = 1; // 起点
int end = n; // 终点
// 存储从源点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距离
int[] minDist = new int[n + 1];
Arrays.fill(minDist, Integer.MAX_VALUE);
// 记录顶点是否被访问过
boolean[] visited = new boolean[n + 1];
// 优先队列中存放 Pair<节点,源点到该节点的权值>
PriorityQueue<Pair<Integer, Integer>> pq = new PriorityQueue<>(new MyComparison());
// 初始化队列,源点到源点的距离为0,所以初始为0
pq.add(new Pair<>(start, 0));
minDist[start] = 0; // 起始点到自身的距离为0
while (!pq.isEmpty()) {
// 1. 第一步,选源点到哪个节点近且该节点未被访问过(通过优先级队列来实现)
// <节点, 源点到该节点的距离>
Pair<Integer, Integer> cur = pq.poll();
if (visited[cur.first]) continue;
// 2. 第二步,该最近节点被标记访问过
visited[cur.first] = true;
// 3. 第三步,更新非访问节点到源点的距离(即更新minDist数组)
for (Edge edge : grid.get(cur.first)) { // 遍历 cur指向的节点,cur指向的节点为 edge
// cur指向的节点edge.to,这条边的权值为 edge.val
if (!visited[edge.to] && minDist[cur.first] + edge.val < minDist[edge.to]) { // 更新minDist
minDist[edge.to] = minDist[cur.first] + edge.val;
pq.add(new Pair<>(edge.to, minDist[edge.to]));
}
}
}
if (minDist[end] == Integer.MAX_VALUE) {
System.out.println(-1); // 不能到达终点
} else {
System.out.println(minDist[end]); // 到达终点最短路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