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亡国君.
何为腐蚀, 腐蚀在于消除一些孤立点, 消除一些边界点. 使边界向内收缩. 我们可以借用腐蚀来消除无意义的小点.
那么腐蚀是如何实现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个核 kernel , 明确核的尺寸与核取值.
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卷积核么, 其实是一个东西, 只不过数学形态学的操作不是线形的.
例如我们确定好这个核的尺寸为3*3
. 在opencv中核又被称之为结构元素。
用结构元素与其覆盖的二值图像做与 and操作 如果都为1,结果图像的该像素为1。否则为0。
简单来讲, 如果一个点周边所有点与其本身, 只要这里面有一个0, 它就会被视作为0.
如何选取合适的核?
这个根据图像的图像质量, 分辨率, 应用场景不同, 因图而异。 你需要去尝试取不同的值
那么我们执行腐蚀操作, 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二值化图像向内缩减了一圈.
如果你取的核越大, 腐蚀效果越强.
在opencv中我们腐蚀要使用erode
函数. 我们需要新建一个核.
kernel = np.ones((5,5), np.uint8)
然后将核传入erode
函数:
erorsion_img = cv2.erode(img, kernel, iterations=1)
其中iterations
指的是迭代的次数.
源代码 CH4.5_erosion.py
'''
数学形态学 腐蚀 erorsion
'''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 读入灰度图
img = cv2.imread("dao-bin.png", flags=cv2.IMREAD_GRAYSCALE)
# 创建 核
kernel = np.ones((5,5), np.uint8)
# 腐蚀
erorsion_img = cv2.erode(img, kernel, iterations=1)
cv2.imwrite('dao_erorsion_k5.png', np.hstack((img, erorsion_img)))
迭代次数1
这个是实际的运行效果. 道
的笔触变得细腻了. 粗糙的边缘减少了. 向内缩减了一圈.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 白色区域原来一个小黑点, 经过腐蚀就会变成一个大黑点.
迭代次数2
迭代次数3
迭代次数5
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 我们可以看到, 原来连通的图像, 被逐渐腐蚀, 变成一个个独立的连通域孤岛 最后逐渐消亡.
这就像一个没落的帝国, 逐渐消亡的过程, 自己的地盘被一点点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