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signed in with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You signed out in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You switched accounts on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Dismiss alert
Myers差异算法(以下简称 Myers算法)源于解决两个字符串的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LCS)或编辑距离问题(SES)。LCS 和 SES 从本质上讲是等价问题:
假设字符串 A 和 B,如果找到了它们的一个最长公共子序列 C,那么从 A 转换到 B,就相当于 在 A 上删除 A - (A ∩ C) 然后 插入 B - (B ∩ C),而执行这两步就相当于解最短编辑距离问题。
若找到了 A 转换到 B 的最短编辑距离,那么除去需要从 A 中删除和添加的字符以外,剩下的字符都是 A 和 B 都有且相对顺序一致且长度最长的字符集,即最长公共子序列。
基于以上的认识,如果给定一种操作即同时遍历 A 和 B,x 表示 A 的当前索引,y 表示 B 的当前索引;同时给定三种执行命令:
deleteA:表示删除 A 中当前索引位置的字符。
insertB:表示插入 B 中当前索引位置的字符。
skip:表示同时跳过 A 和 B 中当前索引位置的字符,如果 A[x] == B[y] 则执行此命令。
现假设有一段命令序列形如:Seq = [deleteA, deleteA, insertB, skip, skip, ..., insertB, skip, deleteA, skip]。且执行 Seq 后,skip 跳过过的字符组合过来就是一段 LCS,而 deleteA 和 insertB 的数量就是 A 到 B 的最短编辑距离长度,那么我们说 Seq 是一个 LCS 和 SES 的可行解,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算法,该算法可以返回一个可行的 Seq,那么我们说这个算法是 LCS 和 SES 可行的。
Myers 算法就是一个 LCS 和 SES 可行的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 O(ND),其中 N 表示字符串 A 和 B 的规模(通常情况下两者的长度差异很小,可以归一为 N),D 表示 A 和 B 的最小差异长度(即最短编辑距离长度)。而常规的动态规划算法解 LCS 问题的时间复杂度为 O(N²),一些改进型算法可以优化到 O(NlogN)。可以看到,Myers 算法严格优于常规动态规划算法,当 D << logN 的时候也要优于改进型算法,同时 Myers 算法的空间改进版本可以优化到 O(N),在内存空间受限的应用场景具有明显的优势。
编辑图 是一个二维坐标图,x 轴表示为源字符串 A,A 中的每个字符索引与 x 坐标点一一对应;y 轴表示为目的字符串 B,B 中的每个字符索引与 y 坐标点一一对应。
一条 path(路径) 描述为从原点 (0, 0) 开始或沿着 x 正方向或沿着 y 正方向或同时沿着 x 和 y 对角线方向移动的轨迹。每往右走一步,x + 1,表示删除 A 中当前字符;每往下走一步,y + 1,表示插入 B 中当前字符;每往对角线方向走一步,x + 1 且 y + 1,表示 A[x] == B[y] ,跳过当前 A 和 B 的坐标值。
标记 D-path 为在一个给定编辑图中需要经过 D 次编辑(删除或插入)操作后的 path。
把 path 中每一步对角边的轨迹用坐标点分别列出来,就形成了一条 trace(追踪):(x1, y1) (x2, y2) ... (xL, yL),其中 L 为对角边的长度。算法结束后将得到一条从 (0, 0) 到 (N, M) 的 trace,其中 N 为 A 的长度,M 为 B 的长度。
一个 snake 单元就是编辑图中的一条对角边,表示的是 A 和 B 的当前字符相等,不需要进行编辑,抑或是公共子序列中的一个公共字符。连续的 snake 单元组成一条 snake,所以我将 snake 称之为 公共轨迹。
一条 snake 所在的直线在编辑图中如果用线性方程表示即为:y = x - k。因为每次都同时往 x 和 y 方向走一步,所以不同的 snake 都有相同的斜率为 1,其唯一的不同在于其所在直线以 y 轴(或 x 轴)为基线在 x 轴(或 y 轴)上的偏移位置,而 k 就是这个偏移,归一化为 k = x - y。所以这里我称之为 轨迹偏移 k。
不难推断,每个 k 都是由两个特定的前向编辑操作之后导出的:要么是从 k + 1 因为插入操作向下变为 k;要么是从 k - 1 因为删除操作往右变为 k。
所以,反过来如果对于 D 和末端 k 范围内的每一个值都能根据前序子问题的解计算出当前问题最后一个 snake 最远能到达的距离,即 trace 最终能到达的坐标点 (xL, yL),那么也就求出了当前问题的解,如果 (xL, yL) == (N, M),就说明该问题就是原问题,而此时的 D 和末端 k 就是原问题的解。
大致的流程如下(源于 Myers 的论文):
For D ← 0 to M+N Do
For k ← −D to D in steps of 2 Do
计算出 D-path 在末端 k 能到达的最终坐标点 endpoint
If endpoint == (N,M) Then
The D-path is an optimal solution.
Stop
我们可以用一个数组 V 来存放上一个子问题(即 (D-1)-path 问题)的相关解,设 V[k] == x,那么就相当于数组 V 同时存放了每个子问题的 x,y,k 三个值,即 一个末端轨迹偏移为 k 的 D-path 问题其 trace 最远能到达 (x, y),伪代码如下(源自 Myers 论文):
Constant MAX ∈ [0,M+N]
Var V: Array [− MAX .. MAX] of Integer
1. V[1] ← 0
2. For D ← 0 to MAX Do
3. For k ← −D to D in steps of 2 Do
4. If k = −D or k ≠ D and V[k − 1] < V[k + 1] Then
5. x ← V[k + 1]
6. Else
7. x ← V[k − 1]+1
8. y ← x − k
9. While x < N and y < M and a[x + 1] = b[y + 1] Do (x,y) ← (x+1,y+1)
10. V[k] ← x
11. If x ≥ N and y ≥ M Then
12. Length of an SES is D
13. Stop
14. Length of an SES is greater than MAX
注意到代码第 3 行的循环,每次循环中,k 的奇偶性都是确定的,且相邻两次循环的 k 值的奇偶性都不同,即 k 与 k+1 和 k-1 的奇偶性正好相反,又因为 D-path 的计算只与 (D-1)-path 相关,所以上一轮计算出来的 V 的值正好可以被当前轮循环利用到且不用担心脏数据。这正说明该算法既是一种贪心算法也是一种动态规划算法。
现在来说明代码第 4 到第 8 行,这一段代码用来确定 V[k] 即 x 的值。也可以说根据末端 k 确定当前子问题的末端 snake 的起始坐标。具体来说:
如果 k == -D,那么前一个子问题 (D-1)-path 的末端 k 可能为 k+1 == -D+1 或者 k-1 == -D-1,而根据引理 1,(D-1)-path 的末端 k ∈ { -(D-1), -(D-1)+2, ..., (D-1) },所以 (D-1)-path 的末端 k 不可能为 -D-1,即当前问题只能由 (D-1)-path 从末端轨迹偏移 k+1 插入 字符后进行转换。所以,当前问题的 x 坐标与子问题 (D-1)-path 的 x 坐标相等,而子问题 (D-1)-path 的 x 坐标保存在 V[k+1] 中,所以当前问题的 x 坐标值为:x = V[k+1]。
如果 k == D,那么前一个子问题 (D-1)-path 的末端 k 可能为 k+1 == D+1 或者 k-1 == D-1,而根据引理 1,(D-1)-path 的末端 k ∈ { -(D-1), -(D-1)+2, ..., (D-1) },所以 (D-1)-path 的末端 k 不可能为 D+1,即当前问题只能由 (D-1)-path 从末端轨迹偏移 k-1 删除 字符后进行转换。所以,当前问题的 x 坐标是子问题 (D-1)-path 的 x 坐标向右移一步,而子问题 (D-1)-path 的 x 坐标保存在 V[k-1] 中,所以当前问题的 x 坐标值为:x = V[k-1] + 1。
剩下的中间状态 k ∈ (-D, D),既可能是末端轨迹偏移为 k-1 的子问题 (D-1)-(k-1)-path 往右走一步删除字符得到,也可能是末端轨迹偏移为 k+1 的子问题 (D-1)-(k+1)-path 往下走一步插入字符得到。算法通过比较两个子问题的 x 坐标值大小(子问题 (D-1)-(k-1)-path 的 x 坐标为 V[k-1];子问题 (D-1)-(k+1)-path 的 x 坐标为 V[k+1])来判断选取哪个子问题作为当前问题的前一个子问题: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数组 V 的初始化值为 V[1] = 0,这对应的是 0-path 子问题的前序子问题。0-path 问题中 k == -D == D == 0,在上述分析代码第 4~8 行中直接采取 k == -D 的情况得到 0-path 问题的末端 snake 起始坐标为:(V[0+1], V[0+1]-0) == (0, 0)。
代码 11 行将判断末端 snake 终点坐标如果已经到达编辑图终点 (N, M),则说明字符串比较已经结束,当前 k, V[k], D 三元组(实际为四元组 x, y, k, D)即为最优解的末端 snake 终点、轨迹偏移、最短编辑距离。
如上算法可以直接得到最短编辑距离 D 以及 LCS 长度 (N+M-D)/2。但是不能直接得到最优解的 path(即最优解的所有 snake 序列),算法中的每一轮循环结束后,数组 V 中保存了该轮子问题的末端轨迹偏移 k 和末端 snake 终点坐标,但是在求解后续子问题的时候,数组 V 中的值有可能被覆盖,所以算法结束后,无法从原问题回溯到子问题还原出 snake 序列。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算法的每轮外循环中用一个二维数组 Vs 保存该轮 D 对应的数组 V(对应编辑距离为 D 的所有 D-path 问题集合)。当到达终点 (N, M) 之后,再逆向回溯每一个子问题集合(D-1-paths, D-2-paths,...),在每一个子问题序列中找到最优解 path 上的那个子问题的 snake 并保存,算法如下:
Constant MAX ∈ [0,M+N]
Var V: Array [− MAX .. MAX] of Integer
Var Vs: Array [0...MAX] of V
Var Snakes: Array [0...MAX]
1. V[1] ← 0
2. For D ← 0 to MAX Do
3. For k ← −D to D in steps of 2 Do
4. If k = −D or k ≠ D and V[k − 1] < V[k + 1] Then
5. x ← V[k + 1]
6. Else
7. x ← V[k − 1]+1
8. y ← x − k
9. While x < N and y < M and a[x + 1] = b[y + 1] Do (x,y) ← (x+1,y+1)
10. V[k] ← x
11. If x ≥ N and y ≥ M Then
12. Vs[D] ← V
13. point ← (x, y)
14. For d ← D to 0 Do
15. If point.x ≤ 0 or point.y ≤ 0 Then Break
16.
18. v ← Vs[d], k ← point.x - point.y
19. end ← (v[k], v[k] - k)
20.
21. If k = -D or k ≠ D and v[k − 1] < v[k + 1] Then
22. start ← (v[k+1], v[k+1] - (k+1))
23. mid ← (start.x, start.x - k)
24. Else
25. start ← (v[k-1], v[k-1] - (k-1))
26. mid ← (start.x + 1, start.x + 1 - k)
27.
28. Snakes.add(mid, end)
29.
30. point ← start
31. Stop
32. Vs[D] ← V
33. Length of an SES is greater than MAX
∆ ← N−M
For D ← 0 to 2 (M + N)/23 Do
For k ← −D to D in steps of 2 Do
Find the end of the furthest reaching forward D-path in diagonal k.
If ∆ is odd and k ∈ [∆ − (D − 1), ∆ + (D − 1)] Then
If the path overlaps the furthest reaching reverse (D − 1)-path in diagonal k Then
Length of an SES is 2D−1.
The last snake of the forward path is the middle snake.
For k ← −D to D in steps of 2 Do
Find the end of the furthest reaching reverse D-path in diagonal k+∆.
If ∆ is even and k + ∆ ∈ [−D, D] Then
If the path overlaps the furthest reaching forward D-path in diagonal k+∆ Then
Length of an SES is 2D.
The last snake of the reverse path is the middle snake.
该伪代码只写出了分治算法的一次迭代,但也足以说明其实现过程。和前面分析 D 的奇偶性一致,当 D 为奇数时,只需要从 ⌈D/2⌉-path 分支判断是否发生重叠;当 D 为偶数时,只需要从 ⌊D/2⌋-path 分支判断是否发生重叠。另外,需要说明一下两个分支中判断是否重叠的 k 值的范围。
目录
1 解决的问题[Top]
Myers差异算法(以下简称 Myers算法)源于解决两个字符串的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LCS)或编辑距离问题(SES)。LCS 和 SES 从本质上讲是等价问题:
在 A 上删除 A - (A ∩ C)
然后插入 B - (B ∩ C)
,而执行这两步就相当于解最短编辑距离问题。基于以上的认识,如果给定一种操作即同时遍历 A 和 B,
x
表示 A 的当前索引,y
表示 B 的当前索引;同时给定三种执行命令:deleteA
:表示删除 A 中当前索引位置的字符。insertB
:表示插入 B 中当前索引位置的字符。skip
:表示同时跳过 A 和 B 中当前索引位置的字符,如果A[x] == B[y]
则执行此命令。现假设有一段命令序列形如:
Seq = [deleteA, deleteA, insertB, skip, skip, ..., insertB, skip, deleteA, skip]
。且执行 Seq 后,skip
跳过过的字符组合过来就是一段 LCS,而deleteA
和insertB
的数量就是 A 到 B 的最短编辑距离长度,那么我们说 Seq 是一个 LCS 和 SES 的可行解,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算法,该算法可以返回一个可行的 Seq,那么我们说这个算法是 LCS 和 SES 可行的。Myers 算法就是一个 LCS 和 SES 可行的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
O(ND)
,其中 N 表示字符串 A 和 B 的规模(通常情况下两者的长度差异很小,可以归一为 N),D 表示 A 和 B 的最小差异长度(即最短编辑距离长度)。而常规的动态规划算法解 LCS 问题的时间复杂度为O(N²)
,一些改进型算法可以优化到O(NlogN)
。可以看到,Myers 算法严格优于常规动态规划算法,当D << logN
的时候也要优于改进型算法,同时 Myers 算法的空间改进版本可以优化到O(N)
,在内存空间受限的应用场景具有明显的优势。2 Myers贪心策略[Top]
Myers 算法的执行过程与上一节描述的方法比较类似:同步遍历两个字符串,只不过并不是简单按照索引顺序进行遍历,而是先对问题进行一些形式化处理,并根据形式化的规则来进行遍历。我们先看看 Myers 算法对问题的形式化处理。
2.1 编辑图
编辑图 是一个二维坐标图,x 轴表示为源字符串 A,A 中的每个字符索引与 x 坐标点一一对应;y 轴表示为目的字符串 B,B 中的每个字符索引与 y 坐标点一一对应。
一条 path(路径) 描述为从原点 (0, 0) 开始或沿着 x 正方向或沿着 y 正方向或同时沿着 x 和 y 对角线方向移动的轨迹。每往右走一步,x + 1,表示删除 A 中当前字符;每往下走一步,y + 1,表示插入 B 中当前字符;每往对角线方向走一步,x + 1 且 y + 1,表示
A[x] == B[y]
,跳过当前 A 和 B 的坐标值。标记 D-path 为在一个给定编辑图中需要经过 D 次编辑(删除或插入)操作后的 path。
把 path 中每一步对角边的轨迹用坐标点分别列出来,就形成了一条 trace(追踪):(x1, y1) (x2, y2) ... (xL, yL),其中 L 为对角边的长度。算法结束后将得到一条从 (0, 0) 到 (N, M) 的 trace,其中 N 为 A 的长度,M 为 B 的长度。
将形成 path 的操作列出来就得到一段 edit script(编辑代码)。编辑代码包括两条命令:
xD
:删除 A 中索引位置为 x 的字符,即A[x]
。xIb1,b2,...,bt
:在A[x]
之后插入字符序列 b1,b2,...,bt。以下就是一个编辑图的例子(来自 Myers 的论文):
2.2 公共轨迹 snake 和轨迹偏移 k
一个 snake 单元就是编辑图中的一条对角边,表示的是 A 和 B 的当前字符相等,不需要进行编辑,抑或是公共子序列中的一个公共字符。连续的 snake 单元组成一条 snake,所以我将 snake 称之为 公共轨迹。
一条 snake 所在的直线在编辑图中如果用线性方程表示即为:
y = x - k
。因为每次都同时往 x 和 y 方向走一步,所以不同的 snake 都有相同的斜率为 1,其唯一的不同在于其所在直线以 y 轴(或 x 轴)为基线在 x 轴(或 y 轴)上的偏移位置,而 k 就是这个偏移,归一化为k = x - y
。所以这里我称之为 轨迹偏移 k。不难推断,每个 k 都是由两个特定的前向编辑操作之后导出的:要么是从 k + 1 因为插入操作向下变为 k;要么是从 k - 1 因为删除操作往右变为 k。
接下来引出两条关键的引理。
2.3 两条引理
引理 1 给出了末端轨迹偏移 k 与编辑距离 D 之间的关系:编辑距离 D 与 末端 k 有相同的奇偶性。
该定理容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首先,0-path 表示 A 和 B 完全等价,不用编辑,只有一条 snake,且
x == y
,即k == 0
;假设 D-path 满足定理要求,对于 (D+1)-path,D-path 是其子问题,且只可能由 D-path 问题经过一系列 snake 之后要么执行删除(往右,k-1),要么执行插入(往下,k+1),然后又经过一系列 snake 完成。于是 (D+1)-path 满足k ∈ { (-D)±1, (-D+2)±1, ..., (D)±1 } = { -(D+1), -(D+1)+2, ..., (D+1) }
,得证!引理 2 实际上就是说明 D-path 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具体来说,D 和 k 决定了问题的规模;引理中描述的
在一个编辑(删除\插入)操作之后跟若干段尽可能长的连续的 snake 单元
说明了我们可以考虑在子问题中采用贪心策略。即,在每编辑一次之后,尽可能地把当前位置之后所有连续的相等的字符都跳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把问题的规模缩小到极致。注意到,snake.length ≥ 0 且 D ≥ 0,所以,一个 D-path 总是可以分解为一个 (D-1)-path 后跟一个编辑后跟一条 snake。现在需要证明这条 snake 是最远可达的:A[x]
或 插入B[y]
即可), 则根据先决条件A[x...N-1]
和B[y...M-1]
必定有且只需要一个编辑操作了,如果 (D-1)-path 的末端 snake 不是最远可达的,那么此时必有A[x] == B[y]
,如果把A[x]
和B[y]
这两个头部从A[x...N-1]
和B[y...M-1]
两个序列中去除,仍然不影响剩余编辑长度,即A[x+1...N-1]
和B[y+1...M-1]
有且只有一个编辑操作。接下来,若进行编辑操作,要么删除A[x]
要么插入B[y]
,则编辑长度马上变为 D,那么必须要求A[x...N-1] == B[y+1...M-1]
和A[x+1...N-1] == B[y...M-1]
至少有一个成立,这与A[x+1...N-1]
和B[y+1...M-1]
有且只有一个编辑操作矛盾。所以接下里必定不能进行编辑操作,而应该把 (D-1)-path 的末端 snake 延伸到最远可达为止。证毕。2.4 具体实现
根据上一节的两个引理,我们大致可以按照如下的方法来求解一个差异问题:
首先,如果给定一个差异问题,那么其 D 和末端 k 就是确定的,那么如果将问题分解为子问题,那么每个子问题都对应一个 D 和末端 k。
其次,给定一个差异问题,那么也就确定了该问题 D 和 k 的范围,比如 D-path 问题,
D ∈ [0, M+N]
,D == 0
表示 A 和 B 等价,D == M+N
表示 A 和 B 没有任何公共字符。最后,根据引理 2,求解 D-path 依赖于 (D-1)-path 的解,而最小的 0-path 问题的解是已知的,所以可以考虑动态规划的方法来逐步求解原问题。
所以,反过来如果对于 D 和末端 k 范围内的每一个值都能根据前序子问题的解计算出当前问题最后一个 snake 最远能到达的距离,即 trace 最终能到达的坐标点 (xL, yL),那么也就求出了当前问题的解,如果 (xL, yL) == (N, M),就说明该问题就是原问题,而此时的 D 和末端 k 就是原问题的解。
大致的流程如下(源于 Myers 的论文):
我们可以用一个数组 V 来存放上一个子问题(即 (D-1)-path 问题)的相关解,设
V[k] == x
,那么就相当于数组 V 同时存放了每个子问题的 x,y,k 三个值,即一个末端轨迹偏移为 k 的 D-path 问题其 trace 最远能到达 (x, y)
,伪代码如下(源自 Myers 论文):注意到代码第 3 行的循环,每次循环中,k 的奇偶性都是确定的,且相邻两次循环的 k 值的奇偶性都不同,即 k 与 k+1 和 k-1 的奇偶性正好相反,又因为 D-path 的计算只与 (D-1)-path 相关,所以上一轮计算出来的 V 的值正好可以被当前轮循环利用到且不用担心脏数据。这正说明该算法既是一种贪心算法也是一种动态规划算法。
现在来说明代码第 4 到第 8 行,这一段代码用来确定
V[k]
即x
的值。也可以说根据末端 k 确定当前子问题的末端 snake 的起始坐标。具体来说:如果 k == -D,那么前一个子问题 (D-1)-path 的末端 k 可能为 k+1 == -D+1 或者 k-1 == -D-1,而根据引理 1,(D-1)-path 的末端 k ∈ { -(D-1), -(D-1)+2, ..., (D-1) },所以 (D-1)-path 的末端 k 不可能为 -D-1,即当前问题只能由 (D-1)-path 从末端轨迹偏移 k+1 插入 字符后进行转换。所以,当前问题的 x 坐标与子问题 (D-1)-path 的 x 坐标相等,而子问题 (D-1)-path 的 x 坐标保存在
V[k+1]
中,所以当前问题的 x 坐标值为:x = V[k+1]
。如果 k == D,那么前一个子问题 (D-1)-path 的末端 k 可能为 k+1 == D+1 或者 k-1 == D-1,而根据引理 1,(D-1)-path 的末端 k ∈ { -(D-1), -(D-1)+2, ..., (D-1) },所以 (D-1)-path 的末端 k 不可能为 D+1,即当前问题只能由 (D-1)-path 从末端轨迹偏移 k-1 删除 字符后进行转换。所以,当前问题的 x 坐标是子问题 (D-1)-path 的 x 坐标向右移一步,而子问题 (D-1)-path 的 x 坐标保存在
V[k-1]
中,所以当前问题的 x 坐标值为:x = V[k-1] + 1
。剩下的中间状态 k ∈ (-D, D),既可能是末端轨迹偏移为 k-1 的子问题 (D-1)-(k-1)-path 往右走一步删除字符得到,也可能是末端轨迹偏移为 k+1 的子问题 (D-1)-(k+1)-path 往下走一步插入字符得到。算法通过比较两个子问题的 x 坐标值大小(子问题 (D-1)-(k-1)-path 的 x 坐标为
V[k-1]
;子问题 (D-1)-(k+1)-path 的 x 坐标为V[k+1]
)来判断选取哪个子问题作为当前问题的前一个子问题:V[k+1] > V[k-1] => V[k+1] >= V[k-1] + 1
:若选取子问题 (D-1)-(k-1)-path,则当前问题的末端 snake 起始坐标为midPoint1 = (V[k-1] + 1, V[k-1] - k + 1)
;若选取子问题 (D-1)-(k+1)-path,则当前问题的末端 snake 起始坐标为midPoint2 = (V[k+1], V[k+1] - k)
。显然有midPoint2.x >= midPoint1.x && midPoint2.y >= midPoint1.y
,所以子问题 (D-1)-(k+1)-path 走的更远,选取 (D-1)-(k+1)-path 作为前一个子问题,而当前问题的 x 坐标值为:x = V[k+1]
。V[k+1] <= V[k-1] => V[k+1] < V[k-1] + 1
,同理可以证明子问题 (D-1)-(k-1)-path 走的更远,选取 (D-1)-(k-1)-path 作为前一个子问题,而当前问题的 x 坐标值为:x = V[k-1] + 1
。从 (D-1)-path 到 D-path 的 path 路径图如下所示:
这样,通过执行代码第 4 到第 8 行,就确定了当前子问题的末端 snake 的起始坐标为
(V[k-1] + 1, V[k-1] - k + 1)
或(V[k+1], V[k+1] - k)
。而代码第 9~10 行将沿着末端 snake 尽可能地延伸,最终确定末端 snake 的终点坐标为
endPoint = (V[k], V[k] - k)
。可以看到在求解每个子问题的时候,数组 V 中存储的前序子问题的末端 snake 都达到了它最远能达到的距离,这就是贪心策略的核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数组 V 的初始化值为
V[1] = 0
,这对应的是 0-path 子问题的前序子问题。0-path 问题中 k == -D == D == 0,在上述分析代码第 4~8 行中直接采取 k == -D 的情况得到 0-path 问题的末端 snake 起始坐标为:(V[0+1], V[0+1]-0) == (0, 0)
。代码 11 行将判断末端 snake 终点坐标如果已经到达编辑图终点 (N, M),则说明字符串比较已经结束,当前
k, V[k], D
三元组(实际为四元组x, y, k, D
)即为最优解的末端 snake 终点、轨迹偏移、最短编辑距离。如上算法可以直接得到最短编辑距离
D
以及 LCS 长度(N+M-D)/2
。但是不能直接得到最优解的 path(即最优解的所有 snake 序列),算法中的每一轮循环结束后,数组 V 中保存了该轮子问题的末端轨迹偏移 k 和末端 snake 终点坐标,但是在求解后续子问题的时候,数组 V 中的值有可能被覆盖,所以算法结束后,无法从原问题回溯到子问题还原出 snake 序列。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算法的每轮外循环中用一个二维数组 Vs 保存该轮 D 对应的数组 V(对应编辑距离为 D 的所有 D-path 问题集合)。当到达终点 (N, M) 之后,再逆向回溯每一个子问题集合(D-1-paths, D-2-paths,...),在每一个子问题序列中找到最优解 path 上的那个子问题的 snake 并保存,算法如下:这样在原算法的基础上从第 12 行开始添加一个回溯 snakes 的过程。这种回溯 snakes 的方法因为需要一个二维数组来保存每个子问题的解,所以其空间复杂度为
O(N²)
,这不太适应于问题规模较大且内存空间受限的应用场景。为了对空间复杂度进行渐进意义的优化,接下来继续讨论一种基于分治策略的改进型 Myers 算法,它能将空间复杂度优化为线性复杂度O(N)
。3 基于分治策略的改进——线性空间复杂度[Top]
Myers 算法的空间优化版基于以下一个引理,这是该算法的第三个重要引理:
3.1 引理3
引理 3:在编辑图中,存在一条从 (0,0) 到 (N,M) 的 D-path 路径当且仅当存在一条从 (0,0) 到某个点 (x,y) 的 ⌈D/2⌉-path 路径以及存在一条从某个点 (u,v) 到 (M,N) 的 ⌊D/2⌋-path 路径,并满足如下条件:
u+v ≥ ⌈D/2⌉ 且 x+y ≤ N+M-⌊D/2⌋ 且
x-y = u-v 且 x ≥ u
同时,(0,0)-(x,y)-⌈D/2⌉-path 和 (u,v)-(N,M)-⌊D/2⌋-path 都被包含在一条 (0,0)-(N,M)-D-path 路径当中。
为了能够真正理解接下来的分治策略,需要清楚的知道该引理的本质,现证明如下:
充分性: 假设存在一条 (0,0)-(N,M)-D-path 路径,那么该路径一定有一条中间 snake(长度可以为 0),从该 snake 的起点 (x,y) 处可以把路径一分为二: (0,0)-(x,y)-⌈D/2⌉-path 和 (u,v)-(N,M)-⌊D/2⌋-path,且 (u,v)=(x,y)。那么如果从 (0,0) 到 (u,v) 之间求解路径,那么该路径至多有 u+v 条非对角边,又因为 (u,v)=(x,y),则 (0,0)-(u,v)-⌈D/2⌉-path 存在,所以有 u+v ≥ ⌈D/2⌉;同理,从 (x,y) 到 (N,M) 的路径至多有 N+M-(x+y) 条非对角边,又因为 (u,v)=(x,y),则 (x,y)-(N,M)-⌊D/2⌋-path 存在,所以有 N+M-(x+y) ≥ ⌊D/2⌋ 即 x+y ≤ N+M-⌊D/2⌋,于是可行性质得证。最后因为 (u,v)=(x,y) 所以有 u-v = x-y 且 x ≥ u,重叠性质得证。
必要性: 假设 (0,0)-(x,y)-⌈D/2⌉-path 和 (u,v)-(N,M)-⌊D/2⌋-path 存在,且满足可行性质和重叠性质。另从 (0,0) 到 (u,v) 求解得路径 k-path,因为根据重叠性质有 u ≤ x 所以有 k ≤ ⌈D/2⌉。令 ∆ = ⌈D/2⌉-k,从重叠性质 x-y = u-v 可知,(0,0)-(x,y)-⌈D/2⌉-path 和 (0,0)-(u,v)-k-path 有相同的末端轨迹偏移 K,而根据引理 1,⌈D/2⌉,k,K 三者有相同的奇偶性,所以 ∆ 必然是偶数。然后可知 (0,0)-(u,v)-k-path 有 (u+v-k)/2 ≥ ∆/2 条对角边(根据 LCS 和 SES 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行性质 u+v ≥ ⌈D/2⌉ 可知)。所以,如果我们将 (0,0)-(u,v)-k-path 中的其中 ∆/2 条对角边替换成两条非对角边之后,(0,0)-(u,v)-k-path 中的编辑距离将变为 k+2×∆/2 = ⌈D/2⌉-∆+2×∆/2 = ⌈D/2⌉,即转换成为 (0,0)-(u,v)-⌈D/2⌉-path,其与原本的 (u,v)-(N,M)-⌊D/2⌋-path 将组合成 (0,0)-(N,M)-D-path,且该组合路径相当于可以分割成 (0,0)-(x,y)-⌈D/2⌉-path 和 (u,v)-(N,M)-⌊D/2⌋-path,且 (u,v)=(x,y) 的形式,这又回到了上述充分性的假设前提中,重要的是 (u,v)-(N,M)-⌊D/2⌋-path 被包含在新组合的 (0,0)-(N,M)-D-path 中;根据对称性可知,(0,0)-(x,y)-⌈D/2⌉-path 也被包含在一条新组合的 (0,0)-(N,M)-D-path 中。综上,必然存在一条 (0,0)-(N,M)-D-path 路径,必要性得证。
3.2 Myers 分治思想
从 2.4 节求解 snakes 的过程可以看出,要求解差异问题,实际就是要把所有的 snakes 求解出来。而根据引理 3,每一个 D-path 都可以被一条中间 snake 进行等分(⌈D/2⌉-path, middle snake, ⌊D/2⌋-path),这样我们可以如下考虑分治策略的思路:
可见,该分治策略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 middle snake?求解这个关键问题的关键仍然需要用到引理 3。假设我们已经通过贪心策略求解出 (0,0)-(x,y)-⌈D/2⌉-path,那么 ⌈D/2⌉-path 的末端 snake 就求解出来了,该 snake 就是 D-path 的 middle snake。然而问题是,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 D-path 的 D 是多少,所以并不能确定 ⌈D/2⌉-path 的结束时机,所以问题又转化为如何确定 ⌈D/2⌉-path 的结束时机。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从左上角和右下角同时相向求解的方法,根据引理 3,因为两个方向的求解速度是一样的,所以当两个方向的 path 发生重叠的时候,说明已经求解到 D/2 了。那么如何确定发生了重叠呢?实际上引理 3 的重叠性质已经给出了答案:判断 x ≥ u 是否成立即可,其中,x ∈ (0,0)-(x,y)-⌈D/2⌉-path,u ∈ (N,M)-(u,v)-⌊D/2⌋-path。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证明如下一个结论:相向求解 ⌈D/2⌉-path 和 ⌊D/2⌋-path 并发生重叠之后, D-path 的 middle snake 就是连接 (u,v) 和 (x,y) 的对角边。
考虑发生重叠后,D-path,⌈D/2⌉-path 和 ⌊D/2⌋-path 之间的关系图如下所示:
如图所示,当发生重叠时,⌈D/2⌉-path 的末端 snake 为点 q 到 (x,y) 的对角边;⌊D/2⌋-path 的末端 snake 为点 p 到 (u,v) 的对角边。由引理 3 重叠性质可知,(u,v),p,q,(x,y) 四点共线。
接下来我们需要讨论 D 为奇数和偶数两种情况:
当 D 为奇数时,令 ⌈D/2⌉ = d, ⌊D/2⌋ = d-1。
首先,当发生重叠时,在求解 ⌈D/2⌉-path 时可以率先得知 x ≥ u 成立。且一定有 q.x ≥ u,可以用反证法证明,如果 q.x < u,则 q 到 (x,y) 之间的字符都相等,(u,v) 将可以继续延伸到 q 点,这与 (u,v) 是 ⌊D/2⌋-path 反向可达的最远距离矛盾。
然后,因为在求解 ⌈D/2⌉-path 时,只有在求解到 d-path 的时候才发生重叠,而在 (d-1)-path 的时候不发生重叠,此时末端 snake 的终点为 q',而 q'.x=q.x(末端轨迹偏移为 k+1)或者 q'.x=q.x-1(末端轨迹偏移为 k-1),即有 q'.x < u,这等价于 q.x ≤ u。综上,必有 q.x = u,又因为共线,所以 q 和 (u,v) 共点。
另外,我们还能得出 p.x ≤ x,如果不这样,因为 p 到 (u,v) 之间的字符都相等,根据贪心策略,(x,y) 必将继续延伸到 p 为止,这与 (x,y) 是 ⌈D/2⌉-path 可达的最远距离矛盾。然而根据已有条件,我们并不能得出 p.x ≥ x,即不能判断 p 和 (x,y) 是否共点。所以只能判断 ⌈D/2⌉-endSnake.length ≥ ⌊D/2⌋-endSnake.length。
于是,D-path 的 middle snake 两端点即为 (u,v) 到 (x,y),即 ⌈D/2⌉-endSnake。那么为什么不取 ⌊D/2⌋-endSnake 即 p→(u,v) 为 middle snake 呢?假设如此取,则接下来将求解子问题 (0,0)-(u,v)-⌈D/2⌉-path 和 p-(N,M)-⌊D/2⌋-path,对于第二个子问题,根据贪心策略,p→(x,y) 必然被选为 snake,既然在后续子问题中该对角边也会被选择,不如现在就取 ⌈D/2⌉-path 和 ⌊D/2⌋-path 的末端 snake 中的最大者,同时还能减少右下角子问题的规模。
当 D 为偶数时,令 ⌈D/2⌉ = ⌊D/2⌋ = d。
首先,当发生重叠时,在求解 ⌊D/2⌋-path 时可以率先得知 x ≥ u 成立。且一定有 p.x ≤ x,用反证法,如果 p.x > x,则 p 到 (u,v) 之间的字符都相等,(x,y) 将可以继续延伸到 p 点,这与 (x,y) 是 ⌈D/2⌉-path 可达的最远距离矛盾。
然后,因为在求解 ⌊D/2⌋-path 时,只有在求解到 d-path 的时候才发生重叠,而在 (d-1)-path 的时候不发生重叠,此时末端 snake 的终点为 p',而 p'.x=p.x(末端轨迹偏移为 k-1,注意反向与正向的不同)或者 p'=p.x+1(末端轨迹偏移为 k+1,注意反向与正向的不同),即有 p'.x > x,这等价于 p.x ≥ x。综上,必有 p.x = x,又因为共线,所以 p 和 (x,y) 共点。
另外,我们还能得出 q.x ≥ u,如果不这样,因为 q 到 (x,y) 之间的字符都相等,根据贪心策略,(u,v) 必将继续延伸到 q 为止,这与 (u,v) 是 ⌊D/2⌋-path 可达的最远距离矛盾。然而根据已有条件,我们并不能得出 q.x ≤ u,即不能判断 q 和 (u,v) 是否共点。所以只能判断 ⌊D/2⌋-endSnake.length ≥ ⌈D/2⌉-endSnake.length。
于是,D-path 的 middle snake 两端点即为 (x,y) 到 (u,v),即 ⌊D/2⌋-endSnake.length。和 D 为奇数的情况同理,可以证明不能取 q→(x,y) 为 middle snake。
所以,无论当 D 奇数还是偶数,我们都可以得出 D-path 的 middle snake 为连接 (u,v) 和 (x,y) 的对角边。结论证毕。
根据这个结论,就可以写出下面的伪代码(源自 Myers 的论文)实现了:
该伪代码只写出了分治算法的一次迭代,但也足以说明其实现过程。和前面分析 D 的奇偶性一致,当 D 为奇数时,只需要从 ⌈D/2⌉-path 分支判断是否发生重叠;当 D 为偶数时,只需要从 ⌊D/2⌋-path 分支判断是否发生重叠。另外,需要说明一下两个分支中判断是否重叠的 k 值的范围。
对于正方向而言,当 D=0 时是最小子问题,只存在从 (0,0) 出发的对角边,即 k=0,所以 D-path 的轨迹偏移 k 是以 0 为对称轴的
[-D, D]
区间;而对于反方向而言,当 D=N-M=∆ 时是最小子问题,只存在从 (N,M) 出发的对角边,即 k=∆,所以 D-path 的轨迹偏移 k 是以 ∆ 为对称轴的[∆ - (-D), ∆ + D]
区间。如果记正方向的轨迹偏移为 fk,反方向的轨迹偏移 bk,则 fk 和 bk 有如下关系:
所以在伪代码中,
所以,在已知
k ∈ [-D, D]
时,还可以通过k ∈ [∆ - (D-1), ∆ + (D-1)]
来缩小判断范围。所以,在已知
k ∈ [-D, D]
时,还可以通过k + ∆ ∈ [−D, D]
来缩小判断范围。4 彩蛋和参考[Top]
Myers 的论文中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迁移:如果在编辑图中,往右走一步或下走一步均表示代价为 1,而往对角线方向走一步代价为 0,那么差异问题就转换为一个在有向无环图中寻找点 (0,0) 到点 (N,M) 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该问题的 Dijkstra 算法版本需要的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
参考: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