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To see all available qualifiers, see our documentation.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你温柔如故,三月的柳絮纷飞,那副光景像一把红糖入水,初春的雪终于化了。
今年注定是纪念意义非凡的一年:90一代的年轻人全部成年;属于很多人青春记忆的苍老师也结婚了;而对于我们来说,再过不到六个月,就要各奔东西,继续各自的人生。对于很多人,今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年。
不想以后的人生再浑浑噩噩下去,下定决心从今年开始有计划地生活起来,于是就有了这篇年终总结,而且以后每年都会做这样一个总结。
回望2017,许多事情如浮云飘过。
年初的一次实习令我感触良多,不仅磨练了自己的技术,也促使我思考了很多形而上的问题。实习过后,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接项目赚钱,其实后半年的主旋律就是接活-赚钱-接活-赚钱……
那些形而上的问题就包括了未来的职业规划,我毕业后从事前端肯定是不行的,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工作内容也容易流于表面,所以个人倾向于从事高门槛的工作,比如算法工程师,但自己目前的算法能力还不够,于是在五月份决定留校读研。
至于感情方面,没有进展,但已然列入2018的年度计划里,毕竟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此外就是健康和学业,这两个统统一蹶不振,后文会有详述。
总而言之,本文总共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从财务、工程、学术、品格、感情、健康等方面对过去一年进行总结,并对未来一年做出期望。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所有烦恼的根源莫过于没钱。所幸自己有一些编程手艺,得以自己养活自己,还有余力支撑自己偶尔的挥霍。
从4月份开始,我养成了记账的习惯,刚开始的时候会很不适应,但是渐渐的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开始觉得每一笔支出都记下来会特别繁琐,后来经过摸索,渐渐地形成了一些记账规则:
回到2017全年消费状况。第四个月的入账金额,基本是实习期间发放的工资。其实实习工资给的很少,百度只给了150元/天的工资,然后每月按出勤天数发放工资,也就是说,每月实际入账不到3000,刚开始实习的三个月会有住房补助,金额是1650/月。当时我租的房子是2300/月,抛去房租和日常花费,工资所剩无几,所以说基本是存不下钱的,年初租房时还要靠父亲打钱资助。
从五月份开始,我通过码市外包接活产生收入。五月份到七月份之间,替一个很豪爽的金主出钱开发浏览器,这段时间入账特别多,但好景不长,之后的金主都比较抠门,而且有一次与金主发生争执,项目不了了之,这一点其实是我自己的问题,在技术选型时固执己见,没有结合实际需求,导致项目流产。不过还好金主比较仁义,付了一部分钱。
九月份开学之后,生活比较窘迫。有一个月没有接到什么活,很穷,不得已找老爸求助,老爸资助了3000块生活费,得以度过难关。
10月份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参加了小白健康这个众包组织,参与小程序开发,收入有限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另一件是接了一个算法项目,项目经历不可谓不坎坷,这件事放到下一章节详述,此项目分文未进,而且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
11月份卖掉了性能孱弱的小米笔记本12.5寸低配版,购入华为Matebook X,所以这个月流水显得比较多。12月份和室友接了另外一个算法项目,产生了一些收入。
2017各月收入大抵如上,再来看一看收支详情——我的钱从哪儿来,又到哪去了。
通过收支类目汇总可以看到,在自己“为什么这么穷”这个问题上,数码产品难辞其咎。这一年买了不少电子产品,更换了两台笔记本、一部手机,还买了手持稳定器和运动相机等各种小玩意儿。这些小玩意儿买来后不久就放在储物箱里吃灰了,实在是一大浪费。
收入方面,来源比较单一,外包加工资占了总收入的70%,另外一些来自学校和家里的补助。
对于2018的展望:
编程这项技能,如果不去用它,就会像刀刃一样生锈。目前的技术栈依然以前端为主,但慢慢的往算法方向转,要说有什么清晰的目标,就是争取能实现一个比较靠谱的工程项目。
教务系统的插件是从大二下学期就开始做了,但是去年一整年进展都很慢,从 Github 的贡献频度图就可以看出,前三个月基本没有再动过代码,因为实习时很忙,工作上的内容总是掏空我的精力。返校后终于有时间写自己的代码了,但项目基本都托管在码市上,所以这部分的工作量也无法统计到底有多少。
总体来说,虽然从数据上看,每周都能有代码产出,但是对比 Github 上其他热爱编程的用户,自己还有很大差距,个人理想的贡献频度是每周至少有5天产出,全年频度向1000进发。
说来惭愧,我在大学生里面,尤其是同届生里,算是不学无术的典范。
先说成绩吧,大学四年一路“高歌猛降”,尤其是数学相关科目,基本都在60分线上徘徊,这对以后的转型是十分致命的。如果想在研究生三年做出学术成果,一定要注意在数学这门课上花些功夫补救。
计算机基础课学得还算扎实,虽说成绩没有那么亮眼,但是很多概念都在写代码的时候重新实践了,也有了不一样的体会,自认为要比不少同龄人学得好些。
未来一年的重点是科研能力,自己在出去实习之前基本没打算保研,出去实习之后,没有大学这个保护膜罩着,生活的锐利让我几近崩溃,最后不得不屁滚尿流地回了学校。同时也在大四上学期的关键时候决定保研,但是自己又对学校老师一无所知,最后投身于BMC门下,跟了一个专做工程的教授。但就个人而言,还是希望能在研究生水个几篇Paper。
另外一个就是软技能的培养,做科研需要阅读大量外文文献,同时产出的也是英文文章,所以自己的英文水平也需要进行锻炼。大四上重修的《科技写作》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写作已经退回到了初中生水平,实在汗颜。
我的书桌前的墙上贴着这样两张纸,一张是“九型人格测试表”,一张是“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前者是《心理健康》课上做的一个测试,且不论可信度如何,其对我来讲还是有一些参考意义的。最下方一行是我的得分,我在“爱独特”、“爱知识”和“爱和平”三项上得到了很高的分数,这很符合我过去的习性,我一直奉行“技术至上”,避免与别人正面打交道,专心发展自己的技术水平,以便以后在职场上有足够的竞争力,我想这也是多数理工科学生的通性。而“爱权力”、“爱成功”和“爱秩序”的低分,则表示着我并没有太强的进取心,也就是没有太大的“野心”。这一点是表现得十分明显:大四上选择保研目标时,我草草决定了保本校,“事后诸葛亮”地想一下,当然是去外校更好一点。不过“事在人为”嘛,几个好朋友都留校了,只要刻苦努力,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成果。
后者是一直以来用于警戒自己的警句,我视其为自己最大的两个缺点,在这上面吃过苦头,今后一定要努力避免。
此外,在接外包项目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成熟老练,有的则平庸无趣。接触他人得同时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古语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目前为止,自己对自身的品行有了一个大概了解,最大的缺点就是固执,六月份和何老师谈话时也被点出来过,她原话说:“你和张靖义虽然看起来截然不同,但有个最大的共性就是都比较固执。”我深以为然。
一直以来,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在对待问题时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免得被自己一时鲁莽误事。同时也很感谢身边的朋友,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值得学习的闪光之处,新的一年,不仅要保持谦逊,更要善待亲友,并向他们学习长处。
2018的展望:
[待完善]
活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健康地活着。
由于作息持续紊乱,我身体整体的状况都下降得厉害,尤其是腰背部,稍不注意就会饱受腰肌劳损的折磨。另外精力也下降得厉害,所幸平常保持了一定的运动量,隔三差五就会去跑跑步,健康水平算是维持住了。
这一章原本是有数据支撑的,但是小米手环的数据导出特别麻烦,就没有做。简单地概括一下,从五月份起,我的作息时间基本维持在上午10点到凌晨一点之间,有时会在这两个时间点前后浮动。这样的作息极其不健康,我这大半年吃早餐的次数屈指可数,体重也始终在60左右徘徊,我个人是希望体重能够达到65kg的,这样稍微练一下就可以练出比较漂亮的肌肉,比现在瘦如竹竿要强很多。
我是一个非常庸俗的人,这一点从本文的编排顺序就可以看出——我把“财务”放到了第一位,在平常的时候,如果连续一个月都没有进账,我会十分不开心。这样的表现与本人对自己的期望大相径庭,我理想中的自己是一个出世的居士,可以为院子里的花开了而高兴,也可以为满庭的落叶而哭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享受生活而活,为成为自己而活。可如今自己如此痴迷金钱,我深感自责,但又一想,如果没有金钱,我可能连种花的院子都没有,到时候只能对着街头的垃圾堆而哭泣,想到这里,心里又释然了起来。
所以2018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挣更多的钱。所谓要想出世,必先入世,这是我为这个庸俗的愿望提出的歪理。
其他的愿望都分散在文章各处了,这些是写出来的愿望,还有些不想写出的愿望,比如缺失的那个章节,因为我实在没有想到要写些什么,而且就算不写自己也会时刻惦记着,反而是那些对自己有督促作用而自己又不怎么上心的才需要写出来,并且在这里我还是要重复一遍:多多coding,多多运动,多多学习。
2018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胆地活着吧。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看看支付宝的3000元想哭了 上个月发了980工资...
Sorry, something went wrong.
@xiamuguizhi
艰难的时光总会过去的,我实习的时候,时时刻刻都是负资产,在北京那个叼地方,看不到一点阳光。
那黑的终点可有光, 那夜的尽头可会亮, 那成名在望,会有希望。
我艹,看来很多目标是完不成了,淦
Yidadaa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前言
今年注定是纪念意义非凡的一年:90一代的年轻人全部成年;属于很多人青春记忆的苍老师也结婚了;而对于我们来说,再过不到六个月,就要各奔东西,继续各自的人生。对于很多人,今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年。
不想以后的人生再浑浑噩噩下去,下定决心从今年开始有计划地生活起来,于是就有了这篇年终总结,而且以后每年都会做这样一个总结。
摘要
回望2017,许多事情如浮云飘过。
年初的一次实习令我感触良多,不仅磨练了自己的技术,也促使我思考了很多形而上的问题。实习过后,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接项目赚钱,其实后半年的主旋律就是接活-赚钱-接活-赚钱……
那些形而上的问题就包括了未来的职业规划,我毕业后从事前端肯定是不行的,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工作内容也容易流于表面,所以个人倾向于从事高门槛的工作,比如算法工程师,但自己目前的算法能力还不够,于是在五月份决定留校读研。
至于感情方面,没有进展,但已然列入2018的年度计划里,毕竟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此外就是健康和学业,这两个统统一蹶不振,后文会有详述。
总而言之,本文总共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从财务、工程、学术、品格、感情、健康等方面对过去一年进行总结,并对未来一年做出期望。
财务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所有烦恼的根源莫过于没钱。所幸自己有一些编程手艺,得以自己养活自己,还有余力支撑自己偶尔的挥霍。
从4月份开始,我养成了记账的习惯,刚开始的时候会很不适应,但是渐渐的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开始觉得每一笔支出都记下来会特别繁琐,后来经过摸索,渐渐地形成了一些记账规则:
回到2017全年消费状况。第四个月的入账金额,基本是实习期间发放的工资。其实实习工资给的很少,百度只给了150元/天的工资,然后每月按出勤天数发放工资,也就是说,每月实际入账不到3000,刚开始实习的三个月会有住房补助,金额是1650/月。当时我租的房子是2300/月,抛去房租和日常花费,工资所剩无几,所以说基本是存不下钱的,年初租房时还要靠父亲打钱资助。
从五月份开始,我通过码市外包接活产生收入。五月份到七月份之间,替一个很豪爽的金主出钱开发浏览器,这段时间入账特别多,但好景不长,之后的金主都比较抠门,而且有一次与金主发生争执,项目不了了之,这一点其实是我自己的问题,在技术选型时固执己见,没有结合实际需求,导致项目流产。不过还好金主比较仁义,付了一部分钱。
九月份开学之后,生活比较窘迫。有一个月没有接到什么活,很穷,不得已找老爸求助,老爸资助了3000块生活费,得以度过难关。
10月份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参加了小白健康这个众包组织,参与小程序开发,收入有限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另一件是接了一个算法项目,项目经历不可谓不坎坷,这件事放到下一章节详述,此项目分文未进,而且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
11月份卖掉了性能孱弱的小米笔记本12.5寸低配版,购入华为Matebook X,所以这个月流水显得比较多。12月份和室友接了另外一个算法项目,产生了一些收入。
2017各月收入大抵如上,再来看一看收支详情——我的钱从哪儿来,又到哪去了。
通过收支类目汇总可以看到,在自己“为什么这么穷”这个问题上,数码产品难辞其咎。这一年买了不少电子产品,更换了两台笔记本、一部手机,还买了手持稳定器和运动相机等各种小玩意儿。这些小玩意儿买来后不久就放在储物箱里吃灰了,实在是一大浪费。
收入方面,来源比较单一,外包加工资占了总收入的70%,另外一些来自学校和家里的补助。
对于2018的展望:
工程
编程这项技能,如果不去用它,就会像刀刃一样生锈。目前的技术栈依然以前端为主,但慢慢的往算法方向转,要说有什么清晰的目标,就是争取能实现一个比较靠谱的工程项目。
教务系统的插件是从大二下学期就开始做了,但是去年一整年进展都很慢,从 Github 的贡献频度图就可以看出,前三个月基本没有再动过代码,因为实习时很忙,工作上的内容总是掏空我的精力。返校后终于有时间写自己的代码了,但项目基本都托管在码市上,所以这部分的工作量也无法统计到底有多少。
总体来说,虽然从数据上看,每周都能有代码产出,但是对比 Github 上其他热爱编程的用户,自己还有很大差距,个人理想的贡献频度是每周至少有5天产出,全年频度向1000进发。
对于2018的展望:
学术
说来惭愧,我在大学生里面,尤其是同届生里,算是不学无术的典范。
先说成绩吧,大学四年一路“高歌猛降”,尤其是数学相关科目,基本都在60分线上徘徊,这对以后的转型是十分致命的。如果想在研究生三年做出学术成果,一定要注意在数学这门课上花些功夫补救。
计算机基础课学得还算扎实,虽说成绩没有那么亮眼,但是很多概念都在写代码的时候重新实践了,也有了不一样的体会,自认为要比不少同龄人学得好些。
未来一年的重点是科研能力,自己在出去实习之前基本没打算保研,出去实习之后,没有大学这个保护膜罩着,生活的锐利让我几近崩溃,最后不得不屁滚尿流地回了学校。同时也在大四上学期的关键时候决定保研,但是自己又对学校老师一无所知,最后投身于BMC门下,跟了一个专做工程的教授。但就个人而言,还是希望能在研究生水个几篇Paper。
另外一个就是软技能的培养,做科研需要阅读大量外文文献,同时产出的也是英文文章,所以自己的英文水平也需要进行锻炼。大四上重修的《科技写作》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写作已经退回到了初中生水平,实在汗颜。
对于2018的展望:
品格
我的书桌前的墙上贴着这样两张纸,一张是“九型人格测试表”,一张是“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前者是《心理健康》课上做的一个测试,且不论可信度如何,其对我来讲还是有一些参考意义的。最下方一行是我的得分,我在“爱独特”、“爱知识”和“爱和平”三项上得到了很高的分数,这很符合我过去的习性,我一直奉行“技术至上”,避免与别人正面打交道,专心发展自己的技术水平,以便以后在职场上有足够的竞争力,我想这也是多数理工科学生的通性。而“爱权力”、“爱成功”和“爱秩序”的低分,则表示着我并没有太强的进取心,也就是没有太大的“野心”。这一点是表现得十分明显:大四上选择保研目标时,我草草决定了保本校,“事后诸葛亮”地想一下,当然是去外校更好一点。不过“事在人为”嘛,几个好朋友都留校了,只要刻苦努力,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成果。
后者是一直以来用于警戒自己的警句,我视其为自己最大的两个缺点,在这上面吃过苦头,今后一定要努力避免。
此外,在接外包项目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成熟老练,有的则平庸无趣。接触他人得同时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古语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目前为止,自己对自身的品行有了一个大概了解,最大的缺点就是固执,六月份和何老师谈话时也被点出来过,她原话说:“你和张靖义虽然看起来截然不同,但有个最大的共性就是都比较固执。”我深以为然。
一直以来,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在对待问题时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免得被自己一时鲁莽误事。同时也很感谢身边的朋友,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值得学习的闪光之处,新的一年,不仅要保持谦逊,更要善待亲友,并向他们学习长处。
2018的展望:
感情
[待完善]
健康
活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健康地活着。
由于作息持续紊乱,我身体整体的状况都下降得厉害,尤其是腰背部,稍不注意就会饱受腰肌劳损的折磨。另外精力也下降得厉害,所幸平常保持了一定的运动量,隔三差五就会去跑跑步,健康水平算是维持住了。
这一章原本是有数据支撑的,但是小米手环的数据导出特别麻烦,就没有做。简单地概括一下,从五月份起,我的作息时间基本维持在上午10点到凌晨一点之间,有时会在这两个时间点前后浮动。这样的作息极其不健康,我这大半年吃早餐的次数屈指可数,体重也始终在60左右徘徊,我个人是希望体重能够达到65kg的,这样稍微练一下就可以练出比较漂亮的肌肉,比现在瘦如竹竿要强很多。
2018的展望:
展望2018
我是一个非常庸俗的人,这一点从本文的编排顺序就可以看出——我把“财务”放到了第一位,在平常的时候,如果连续一个月都没有进账,我会十分不开心。这样的表现与本人对自己的期望大相径庭,我理想中的自己是一个出世的居士,可以为院子里的花开了而高兴,也可以为满庭的落叶而哭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享受生活而活,为成为自己而活。可如今自己如此痴迷金钱,我深感自责,但又一想,如果没有金钱,我可能连种花的院子都没有,到时候只能对着街头的垃圾堆而哭泣,想到这里,心里又释然了起来。
所以2018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挣更多的钱。所谓要想出世,必先入世,这是我为这个庸俗的愿望提出的歪理。
其他的愿望都分散在文章各处了,这些是写出来的愿望,还有些不想写出的愿望,比如缺失的那个章节,因为我实在没有想到要写些什么,而且就算不写自己也会时刻惦记着,反而是那些对自己有督促作用而自己又不怎么上心的才需要写出来,并且在这里我还是要重复一遍:多多coding,多多运动,多多学习。
2018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胆地活着吧。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